课堂追问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
日期:2012-05-28 13:12:38  发布人:  浏览量:9 打印本文

 

当前,新课改的实施为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广大教师都在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行尝试。但是教学方式的单一,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都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了距离感,甚至是厌倦感。呼唤语文课堂的回归,重新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目前是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我们应当以主体参与的思想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全员、全程、有效参与,用精心设计的问题牵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之中。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而在所有问题设计中,追问是最重要的。追问,作为一种提问技巧,在课堂上广为运用。它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是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在一问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甚至出新、出彩为止。它追求的是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无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更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上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事实上,中学生的思维已经从经验型走向理论型。他们逐步摆脱对感性材料的依赖,应用理论来指导抽象思维活动,发展了思维的深刻性,出现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表现为喜欢独立思考、寻根究底和质疑争辩,思维日趋成熟。这为课堂的追问提供了思维基础。追问正顺应了中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正因如此,在课堂中运用追问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有的放矢,注重追问的有效性

首先追问要讲究质量,讲究实效。很多老师认为追问就是多提问题,满堂都是问题,却不管问题的质量如何。在这种"满堂问"的支配下,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或是非问,或选择问,或填空问,或自问自答,学生则习惯性地举手,仓促地回答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也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然后自己补充讲解,再提出问题……大量毫无思维价值的问题充斥课堂,表面热热闹闹,实际效果却少得可怜,与新课程中阅读对话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其次追问要准确地把握时机,找准切入点,有利于在最佳突破口点拨学生。正如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追问也是这个道理,否则引不起学生的关注。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追问的最好时机,这样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使追问的效率大大提高。

例如,讲析《为了忘却的记念》时,我们可利用“忘却”与“记念”这一矛盾设问:“记念”我们一般用什么词语来修饰或限制?课文为何用“忘却”作修饰?“忘却”在课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与“记念”有无矛盾?以此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体会鲁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对国民党政府的血腥屠杀的无比悲愤,领会作者为善良的母亲痛失儿子、为苦难的民族痛失英才、为搏杀的战士痛失同志的极度悲痛。继而明白“忘却”在课文中是反语,是要将悲哀摆脱的悲痛,是化悲痛为力量的决心,是继续战斗的呐喊!从而理解“忘却”与“记念”并不矛盾的实质。

二、见缝插针,注重追问的随机性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知识的。也就是说,教学的视线应由过去的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其学习过程。追问作为“关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手段,有着其它提问技巧不可企及的优越性。追问不但能使学生保持注意的稳定性,激发其积极思考,而且能使学生由紧张到轻松,又由轻松到紧张的一张一弛的学习。特别是当教师听了学生的回答,发现其认识还是肤浅、粗糙、片面、零碎甚至是错误的时候,就应紧追不舍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或由浅入深,或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直到理解变得更加准确、全面、细致、深刻为止。

比如我在准备《祝福》一文时,开始设计了两个问题:“祥林嫂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环境?”“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在班级上课时,学生对当时的社会并不了解,对课文也不熟悉,因此对这两个问题一脸茫然,不知所从。看到他们还没反应过来,我就又追问了一句:“她为何会自杀,是谁把她一步一步推向死亡深渊?”当学生们把文本中关键的人物一一列举出来进行逐个的分析后,我又追问:“这些人都对祥林嫂有着怎样的影响(或怎负什么责任)?对这些人的做法又该怎样理解(或可以为他们作出怎样的辩护)?”在一系列的问题的讨论后,学生最终自己得出:祥林嫂的遭遇不光是个人的不幸,而是时代、社会造成的悲剧,祥林嫂的形象也具有一种典型性,她是一个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迫害而死的旧中国下层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追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追问”,“追问”出学生的思维,“追问”出学的激情,“追问”出学生的创造。通过多维有效的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思考意识,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课堂之上,学生的主动性也就自然而然的体现出来。成为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核发: 点击数:9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