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教学的提问技能研究
日期:2012-05-28 13:28:38  发布人:  浏览量:10 打印本文

 

内容摘要提问技能是教师运用提出问题,以及对学生回答的反应的方式,以促使学生参与学习,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启发思维,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类教学行为。提问根据认知层次分类,可以分为六种类型,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通过这些不同类型的提问,不仅可以起到启发学生的思维,检查学习,巩固知识,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逐步认识事物,抓住问题的本质因此,有人称提问是教师的常规武器。但是要想使提问达到最好的效果,同时还要注意一些事项。

  关键词】  提问技能   提问技能的类型   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一、             提问的类型——根据认知水平分类

2001年,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进行了重新修订,对原来分类法的六个维度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变化成用动词来进行分类,这也与我们教学目标设定时要用行为动词相一致。

 

原分类

 

知识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评价

 

修订后

 

记忆

 

理解

 

应用

 

分析

 

评价

 

创造

 1、记忆性提问又叫回忆性提问

1)判别性的提问。对学生要求不太高,只要求学生对提问做出反应,不需要进行深刻的思考,多是集体应答,因此,不容易发现个别学生理解的情况。例如:“地球”是恒星还是行星?

2)复习式提问。回忆旧知识,如回忆已学过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模式图等。这种提问主要是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准备。例如:学习《农业生产类型》时,课前先提问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分布,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分析季风水田农业时,学生很容易的就能分析出季风水田的农业区位条件。   

2、理解性提问

  理解提问主要是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学生要回答这类问题,必须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因而是较高层次的提问。

  地理学科多是地理原理、规律、模式的归纳和应用,例如提问:为什么秋季晴朗的夜晚多霜冻?“为什么我国西北地区太阳能丰富”,如果学生能够回答出“晴朗的夜晚大气的逆辐射弱”和“我国西北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就说明学生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了,理解了大气的两个作用,一个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另外一个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应用式提问

这类提问是让学生用新获得的知识和回忆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如果在课堂上学生能用刚刚学到的新知识去解决问题,会给学生带去很大的成就感和学习热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学习《大规模海水运动》时学到:在寒暖流交汇和上升补偿流的地方会有渔场出现,那么学生用这个原理在洋流分布图上准确的找出了世界著名的四大渔场,甚至还能解释我国舟山渔场的形成原因,这是学生不仅提升了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4、分析式提问

  要求学生识别条件与原因,或者找出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学生要回答这一类的提问,仅靠阅读材料或是记住教师所提供的教材是无法回答的,这就要求学生能组织自己的思想,寻找根据,进行解释或鉴别,进行较高级的思维活动。例如:我们都知道地球五个温度带中热带是最热的,不容置疑,继而进一步深化提问“为什么热带最热?”,是因为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再提问“为什么只有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呢?”答案是因为目前地球的黄赤交角就是23°26′,所以太阳只能直射在南北纬23°26′的热带内,因而获得的热量最多。这就是典型的通过分析、推导,寻找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5、综合式提问

这类提问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学生要回答这一类型的提问,需要迅速检索认知结构的有关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推理、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最后综合得出新的结论。人教版的地理教材每一章之后都有问题研究,例如必修一中的“月球基地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等,这些内容的设置就是考查学生利用教材或课外的资料、图表内容,对问题进行 分析、推理、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最后综合得出结论。

6、评价式提问

   这类提问是要求学生对全篇或布局,或思想或表达形式进行欣赏、鉴别和评价,做出价值判断。在进行这种提问之前,必须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或是提出判断评价的原则,以作为评价的依据。学生回答这一类问题,要融进自己的感受,要综合运用新学的内容以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独立思考。

二、             提问时应注意的问题

    1.上课前,教师必须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设计好关键问题或主要问题。提出的问题对实现教学目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提问要把握时间。提问是课堂不可缺少的部分,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但是时间不宜过长。有的时候,学生可能一时答不出来,这时教师反应要灵活,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及时让给其他同学回答,避免耽误时间。   

3.问题的表达要简明易懂,最好用学生的语言提问。提问时教师态度要亲切,不要用强制回答的语气和态度提问。而且对学生回答的反应,应坚持以赏识为主的原则。

    4.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合理设计问题,并预想学生的可能回答及处理方法。

    5. 把握好教学节奏,提问后要给学生思考时间。提问后我们应该停顿一下,便于学生思考,然后再提问学生。学生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学生站起来答题心不慌,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核发: 点击数:10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