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集体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直接环境。和谐的班级体对学生的良好发展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和谐的班集体能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健康成长。那么,作为班主任应怎样来构建一个和谐的班级呢?我认为只有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班级。
一、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
和谐的同学关系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前提。学生都来自不同背景的家庭,由这样几十个学生组成的班级,因为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行为方式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不同,极易产生矛盾,出现摩擦,甚至产生正面冲突,发生吵架、打架的现象。这时班主任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珍惜缘份、重视友情、与人为善、淡化矛盾”的理念不断灌输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学互助和团体互动来调节学生不良情绪,培养学生谦让、共享、友爱、合作的好品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构建和谐班级体的过程中,老师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而且师生关系的和谐是班集体和谐的重要体现。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关心学生的身体、学习和生活。教育学生不是为了让学生惧怕老师,而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如果学生惧怕老师,不能与老师心平气和地交流,班级体就根本谈不上和谐。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育人先育心,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共鸣。”所以老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多与每一个学生接触,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切实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最信任的领路人。对学生要注意语言分寸,多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才能搞好师生关系,管理班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老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既是领导者,又是参与者,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尤为重要。
三、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
家庭教育是每一位学生所受时间最早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教育。家庭教育环境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到孩子学校教育的效率。作为班主任要与家长达成教育的共识,及时有效地与家长交流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取得教育的双赢。要构建和谐的家长关系,教师必须分层做好工作。首先,要做好学生的工作。要告诉学生,学校里发生的事在学校能解决的就尽量在学校解决,需要家长帮助解决的老师会亲自请家长来解决。而老师对学生反映的问题一定要合理解决,否则,学生会不信任老师,还会不断地告诉家长的。有些问题家长一但参与进来,会更不好解决。其次,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当家长找老师解决问题时,老师千万不能相信一面之词,不要在家长面前说任何不利于另一名学生的话,而是要告诉家长,等我了解清楚了再给你一个答复。在家长会上,老师要大力表扬那些处事得当的家长做法,并摆明自己的态度。这样,是对那些“护犊”心切的家长最好的教育,使这些家长学习那些好家长的做法,不要再做糊涂事。家长心态好了,处理孩子之间的问题得当了,老师会省去很多麻烦,班级体才会更加和谐。
总之,爱是连结学生、老师和家长的纽带,是架起人们心灵世界、情感世界的桥梁,是建立和谐班集体的捷径。教学不能没有爱,正如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在教育名著《爱弥儿》一书中提出的“爱是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情感,也是进行教育的基础”,只有进行以爱为基础的教育,满怀爱心,才会营造出一个和谐向上的班集体,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文新,2008,《儿童社会性发展》[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邓云洲,2008,《班主任工作的理念与实务》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 上一篇:同学和谐相处之道
- 下一篇:新课改下的和谐班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