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和谐班级的建设已经成为新课改的主旋律,是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主要方向。如何在新课改的的条件下进行和谐班级建设,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结合自己的教学过程和自身认识,浅谈新课改下的和谐班级建设。
【关键词】 新课改 和谐 素质教育
【正文】 众所周知,“和谐”成为当今社会的高频词。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可见和谐社会战略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和谐教育,和谐教育由和谐校园支持,和谐校园有和谐班级组成。
要构建和谐班级,就必须认识到班主任是和谐班级的灵魂,班干部是和谐班级的核心,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充分发挥班干部的“领跑者”和“榜样”作用,使班干部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和谐班级的建设当中去,同时让其他同学们一起去当和谐班级的主人翁。
教学中我把“精于教书、勇于创新、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作为对自身要求的准则,在班级管理中,一切以民主没基础,铸造和谐的基石;着眼人性化,开拓和谐的源泉;追求创新,凝聚和谐的动力,通过进行特色的创新性教育教学实践,以达到构建和谐班的目的。车尔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无私奉献的红烛”,我不能愧对这些来自社会的赞美,要把“身教重于言教”贯彻下去,在新课改下建设一个有特色的和谐班级。
一.对待学生,耐心疏导,融合学生
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每天给学生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我一直深深记得这一点。尤其是经历过高二分班,学生们在高二最容易对后来的班级和老师产生反感,所以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一直注意这些细节,对学生耐心疏导。最初,学生们来到这个班级后有22人为以前班级学生,26人为其他班后分来的学生,为了能让学生们尽快的融合,我在班级管理上甚是细致,先给学生们分学习活动小组,即每小组有三人为原来班级学生和三人从其他班过来的学生。分组的原则为成绩六个档次,各组总成绩在最初持平,以便他们在日后学习中相互合作与竞争,小组内部人员座位自愿搭配,这样就扫除了学生们有亲后之分的想法。而且他们活动值日都以小组为单位,用不上一个月他们就配合的很好,而且越是对待后来班级的学生我就越是有耐心,而是先找每个学生谈话,并通过其他老师了解孩子的个性,也绝不轻易在没了解这学生之前先批评学生,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会先提醒学生我的管理方法和原则是什么,希望他会达到什么程度,学生经过提示之后,自然也就知道该如何做,这样以来,学生就会深刻感觉到老师的管是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同时也达到了一个效果,那就是亲其师。
二、管理班级,小题大作,细节处更见原则
做为班主任,其实平时做的都是细致工作。我所谓的小题大做,其实也是在听了田丽霞老师的讲座之后更清楚的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能够得到学生们的喜爱和拥护,其实,就是因为我在平时,能够及时的找出他们的优点并无限放大,能够让学生们感觉到,原来,老师在非常关注着他。以班级的劳动为例,我一离开班级,部分的学生闲聊起来,回来的时候,我正好碰上,我选择的方式就是一句话也不批评,反而会看看学生哪个积极哪个细致。在劳动之后的总结上,我就会根据细节加以表扬,并表达出,让同学都以班级为家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其实很细致,所以无声的批评自然让他们无地自容,以后几次他们就自然用不着我在提醒,而我所做的就是发现和表扬,这样一来活就根本不用我操心了,同时班级干部的人选也通过劳动有了着落。
三、发挥班干部的1+1>2的团队效率
和谐班级的建设,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合理的利用好班干部,各尽其能,把他们组成一个管理团队。我一直这样告诫我的班干部“没有优秀的班干部就没有优秀的班级体”。班干部们的带头表率作用会影响到其他同学,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学校有活动的时候,班委专门成立了以组织委员为组长的活动策划小组。例如在活动小组的精心组织下,成功地组织了班级开心篮球赛、走进社区创和谐等到一系列的活动。
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时,班委也专门成立了以学习委员为组长,各科代表为成员的学习指导小组。学习指导小组除帮助同学们解决各类学习问题外,还把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典型题和学习经验整理成,分享给其他同学们。
通过这些活动,大大地增强了班级的团队精神,同学们也都能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和谐班级建设中去了。
四. 新课改下注重德育教育
新课改对德育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以德育为核心,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通过课程的改革,要让学生成为具备“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新课改倡导学习与社会、家庭相和谐,这就要求各学科教育、学校管理、家庭教育等等都存在着德育。这不仅仅是教务处、班主任的责任,而是全体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共同责任。
总结:
新课改就是要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来管理班级;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和谐、民主、平等的成长;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成长为全面型人才。建设和谐班级要培养和谐班级的文化。和谐的班级文化可以陶冶班级成员的情操,提高班级成员的思想,有助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谐的班级文化应坚持积极引导、群策群力、讨论参与的原则,实现师生和谐、同学之间和谐。
参考书目:
1. 做最好的班主任 李镇西 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1
2. 做最好的老师 李镇西 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5
3. 田丽霞班主任工作法 田丽霞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