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班集体“三步走”
日期:2012-05-22 09:50:13  发布人:  浏览量:6 打印本文

 

作为学校根据教育和管理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的基层集体,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很多人在离开学校生活多年之后,一些好的习惯一直沿袭,问及会说是在集体中养成的,可见班集体对学生个体关系之密切,影响之深远。
  我深知一个优秀班集体不可能自发地产生,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地形成,只有通过班集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尤其是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和创造性的劳动,才能逐步地培养和扶持起来。本文拟就如何建设优秀班集体问题略陈己见。
   第一步:集体主义精神凝聚学生,科学的班级管理规范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是一种精神共同体。它不是人员的简单组合,而是相互间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好比是由成千上万条溪流汇合成的江河。这就是说,集体并不等同于一般群体,它一旦形成,就具有比各个成员相加更大的力量。
  初建集体时,能够把几十个互不熟识、个性各异的学生个体联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且产生强大的合力,靠的是集体主义精神。当然,集体主义精神的需要培养,关键在于有效地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懂得什么是集体,懂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正确认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认清自己对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自觉地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并把自己的言行与集体荣誉联系起来,把自己融合于集体之中,最终把集体目标内化为个体目标。
   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的最有效途径,就是组织集体活动。新的班集体组合之后,最迫切需要的就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多种内容多样形式的集体活动,并赋予积极的意义和高尚的情趣,造成融洽向上的集体心理气氛,从而催化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集体要维护自身的统一,必须有一定的行为准则与规范,这就是集体规范。在班级管理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和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同时还要以此为依据,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在全体成员的参与下,制订若干合理而且可行的具体条例与规定,如班训、课堂常规、卫生公约等,以引导和规范集体成员的日常道德和学习等行为习惯。
  在行为规范训练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这样几点:一是要使制度条例真正成为集体全体成员的集体规范。如果集体规范制度脱离实际,不切实可行,或者只是班主任或班干部等少数人的思想,而大多数集体成员不认同,就难以转化为全体成员的约束力,实施起来,效果肯定不佳,甚至形同虚设。二是制度管理必须与学生的自我管理相结合。学生既是接受管理的客体,又是进行管理的主体,只有当学生高度自理并积极参与管理时,才能达到班级管理的最佳效果。自我管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树立集体主人翁思想的过程,也是班集体凝聚力形成和巩固的过程。三是要十分注重教育性。执行纪律和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为每个成员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实践证明,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提出科学的合理的行为要求,并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和训练,巧妙地运用形成规范的心理机制,就能够逐步将管理目标转化为集体的价值观和集体的公约与传统,进而形成优良的班风。
   
第二步:正确的集体舆论引导学生 ,和谐的人际关系陶冶学生
  集体舆论,就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或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或集体成员的言行,成为控制个人或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积极的、正确的舆论能起到明辨是非、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促进作用,而消极的、错误的舆论则会起到混淆是非、涣散人心、毒化风气的不良作用。在正确的舆论面前,集体成员会自觉地调节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改变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行为,把个人置于集体之中,从而促进每个成员健康成长。班集体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努力培养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使之成为进行道德评价和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有效手段,加速良好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如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需要借助集体活动得以实现一样,正确的集体舆论也是在开展一系列有益的集体活动中逐步培养和形成的。集体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在其活动过程中,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完善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社会认识水平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为此,我会设计和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并有意识地在活动中培育和引导正确的积极的集体舆论。
  在引导和培育正确的集体舆论过程中,首先要让集体成员认识和掌握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判断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标准,促进他们思想的健康发展,提高集体舆论的质量,防止产生不健康的舆论。同时,要在集体中进行“陟罚臧否”,这对于正确舆论的形成至关重要。要经常表扬好人好事,尽职尽责的班级成员,激励进取,及时批评、纠正错误行为和一切不利于集体进步、有损集体形象的不良言行,以扶持正气,抑制歪风邪气,始终把集体舆论导入正确的方向。如举行班会活动、团队活动等,把准备和组织活动的过程作为培养和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的过程,充分运用黑板报、墙报、专栏和班级日记等,开展教育宣传,强化舆论氛围,促进舆论发展。
  班集体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同于其他一般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进行机械的操纵。人际关系是以人的情感与心理的沟通为基础的,所以班集体管理说到底是人心的管理。在一个班集体里,由于种种原因,集体成员在学习、生活和活动中难免产生种种磨擦、矛盾和冲突,人际关系难免出现各种不和谐的情况。班集体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及时发现和研究集体成员之间的思想上的矛盾,认识上的分歧,心理上的隔阂,尽快地加以调整,力求统一思想认识,消除分歧和隔阂,最终形成一种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集体氛围。
  第三步:学会自我评价、自我管理,将良性竞争引入班级管理

班委会成员是班级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示范性是一种无声的管理、无形的激励,正是这种无声无形的管理和激励会使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有声有形的班风蔚然形成。在这种风气中班级管理工作通过一种示范、激励的途径使学生将自己与他人之间、自己与制度之间、自己与自己之间进行自我比较、对照,从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修正、自我教育。

  而且,班主任应该变观念,转换自己的角色,淡化管理者意识,增强“引导者”意识,敢于让学生去探索,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翁的体验,而且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
      通过以上各方案的实施,我的班集体会形成良好的纪律环境和学习气氛,与人为善、互帮互助会蔚然成风,能够彰显团结、拼搏、向上、合作等班集体应有的风貌。

现代社会充满了激烈的竞争,教育要面向社会,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向竞争。竞争意识是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有了这种素质,才能正确认识和参与竞争,才能形成竞争所需要的良好心理品质,才能在面临或投入竞争时精神振奋,努力进取,提高效率。竞争意识要在反复的竞争实践中才能形成。在竞争中,我们会有成功,也可能有失败。但失败能磨练意志,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而成功则有利于消除恐惧感,增强自信,增强斗志,强化竞争意识。培养竞争意识,可以让学生去体会失败和成功得到滋味。
    作为班主任,应该对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进行培养。一提起竞争,往往令人觉得残酷冷漠。也难怪,竞争产生的负面效应,确常使弱者无法承受。不过,这种消极作用是可以消除的。其最好办法,就是让弱者在竞争中也体验成功。在竞争中,我们要教育学生眼光要远大一些,心胸开阔一些。面对高考的“独木桥”,谁不想挤过去欣赏对岸的风景,只要对自己有信心,勇于拼搏,敢于竞争,就一定会到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彼岸。

    于此奉上关于班集体和谐建设“三步走”的拙思,会在逐步实践中摸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渗透开展,也会在反复尝试中不断反思修正,总之,期待一个优秀班集体逐渐孕育而成。

核发: 点击数:6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