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吉林省高中数学示范性教师工作坊于2016年10月19日进行了教学开放活动,同时接待了吉林省高中数学优秀教师培训学员。活动当天推出了两节现场观摩课,并进行了专家评课,交流研讨等内容。在吉林省高中数学高立东名师工作室的大力支持下,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并获得了丰硕的教学经验成果。我校的参与教师也收获颇丰,纷纷写下了学习心得,并对目前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深刻反思,对日后教学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活动内容如下:
时 间 |
活 动 |
授 课 题 目 |
授课教师 |
8:10—8:50 |
观 摩 课 |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
毛俊刚 |
9:15—9:55 |
观 摩 课 |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
王 磊 |
10:10—10:50 |
评课研讨 |
|
|
【活动地点】吉林省实验中学(长春市人民大街6565号)逸夫综合楼5楼报告厅
【时间要求】2016年10月19日早7:50入场完毕
【活动创办方】吉林省高中数学高立东名师工作室
【我校参与教师】董英武、张秀兰、杨晓英、李红、梁宇、周宇、杜海华、赵星月、赵海涛、兰微、李学静、方婕12 名优秀教师
【活动心得与体会】
李红老师:
教师善于把平时解题中的规律进行总结升华,并教给学生,这是很值得学习借鉴的,只有对习题有了深入的研究,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如何解题,如何总结规律方法,使学生有提高。
赵海涛老师:
要重视知识的应用,不局限于课本,重在知识的重新组合及习题的搭配。要重视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和多角度解题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脚踏实地,从学生根本出发,以学生学会为目的。
梁宇老师:
近两年数学高考越来越重视数学文化的考察,而本次毛俊刚老师的课,在对数函数引入时,就利用了考古学家计算出,古长沙国丞相夫人“沉睡”了2200年的例子,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又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后在授课时,自己也会注意这一点。
教育的理念是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即“合作、探究、自主”。所以在课上要多留给学生动脑思考,动手计算、验证,动嘴表达自己见解的时间和机会。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想法不急于修正和引导,不管学生说出任何想法,都先在黑板上记录,再与同学们共同整理有价值的步骤和方法。
一堂课不能所有知识点无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抓问题的本质:如王磊老师讲抛物线与直线关系时,抛物线抓“P”,直线抓“坐标”或“倾斜角”等,这一点我也很受启发,注重解题“通法通性”的训练。
兰微老师:
一、 努力提高自身教学的基本素质
1. 本次听课最先触动我的是两位授课教师的教态、服饰,给人感觉是既庄重又有亲和力。整节课堂中,教师的语言都非常精炼、准确,使我意识到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从这方面改进。
2. 多媒体的熟练应用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两位老师对适当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课件演示,让我反思到自身基本素质有待提高,不能只满足于平日简单的课件制作方法。
二、 提高教学理念
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听课中,我作为“学生”位置的听者,切身感受到了课堂活动的重要性。两位老师能在学生“累了”“困惑”了的时候,及时恰当地引导讨论课堂活动,师生配合默契值得我认真学习。
三、 提高自身学科素养
第二节课是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教师选取了几道非常好的例题,体现了对题型的熟练掌握,让我反思应增加做题量。
董英武老师:
类比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清晰,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在授课过程中运用。方法体现明确。一是用性质二是用图象,转化与化归在两类问题处理中得到有效落实。
第二课内容的选取源于教材且高于教材。不过更贴近高考试题。
坐标法与几何法相得益彰,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深度有效提升,开阔了求解视野。
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的作用不可忽视。
张秀兰老师:
无论是听的二节课还是几位专家的点评,都有很大是收获,学无止境,教无止境。一定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及时的进行课后反思,改正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杜海华老师:
教学思路清晰,要注重过程的引导,重应用由特殊到一般总结出规律。课件与讲解相结合更流畅。类型题讲解呈递进关系,分层准确。情节引入很好,注重了传统文化渗透。教学语言要规范。教学方法要到位,先画图再找点很具体。活动经验,学生有两次活动。探究很成功。
反思:从半衰期入手,考虑定义域、值域是对数函数的一部分,引领兴趣。对称性让学生感悟出来(1/2,1/4,1/10...)会更好。
周宇老师: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一节课中,授课老师所讲的内容在课标范围内,讲课时注重数学史、数学思维特点传授,引入自然,不生硬,易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例题讲解注重知识落实,一题多解,讲究后有方法步骤总结,明确过程比较清晰。讲课过程中语言精炼,专业。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一节把书上定义的内容作了扩展延伸,例题精心选择,有的放矢,但只讲没练,学生只听没动手。在讲授中利用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相关结论,然后进行证明,对学生的不同反映引导比较合理,方法点拨也很明确。
学以致用:
1. 几何画板还是在引导发现上有很大作用,要适当应用。
2. 语言要精准,有专业色彩,课堂上呈现典型数学特色,让学生感受数学特点,以后尽量少“白话”。
3. 方法落实明确。“单独有话”明确这类题我们是怎么做的,方法步骤是什么,落实解法。
4. 要多注重学生动手,然后由一般抽象出数学结论,学生数学活动要设计出来。
5. 课堂小结要承上启下,可以老师做,不要形式化。
6. 过哪类点设哪种直线方程。不管我的学生什么样,我要有意识。
杨晓英老师:
多媒体教学时代,要把多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使其能真正地成为课堂的“辅助教学”。
教师要苦练基本功:包括板书、语言、语速、节奏等细化课堂的每一个小环节。
无论是念课还是习题课数学,都要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经验,合理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语言要丰富、风趣,过渡要自然。要熟悉学生,要和学生不断磨合,要给予学生不断的训练。
要努力创设“有趣的”、“生动”的课堂,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参与”课堂活动,融入课堂才能学好数学。
方婕老师:
教师应善于发掘学生的优点,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找到自信,对学习更积极。
师生互动应增多,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启发作用,让学生思考、质疑、讨论,最终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中语速要适中,提问时适当拉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勤于提问,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让学生敢于发言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定要严谨,每一个结论都要经过反复的验证才能成立,教师较真,学生才能认真。
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总结,每一类例题总结出解这类题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方法”,授之以渔,让学生学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本领,而不是单单听懂了这道题而已,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李学静老师:
新概念课讲授,对于前面内容复习适度,在教学过程中,对下一节课的铺垫把握到位。
多媒体与几何画板应用,更容易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相关规律,课堂教学中适当应用。
教师课堂要善于总结,注重过程、方法,步骤明确。课堂小结承上启下,不做形式化。
课堂语言精准,有专业色彩。
赵星月老师:
1. 渗透类比的思想
2. 特殊到一般
3. 利用图象和单调性
学以致用:
积累,拓展的思想
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
【结束语】
通过这次的听课学习和专家们的点评,使教师们打开了眼界,拓宽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并对自己目前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将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将所学所悟立刻融入到了日常授课之中,对今后教学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希望日后名师工作坊可以多多开展此类活动,让教师们得到更多参与这类学习活动的机会。
2016.10.27
吉林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高一数学组:方婕
- 上一篇:2017年高考考纲变化
- 下一篇:我校外语教师外出学习心得体会汇报...